石膏砌块是通过建筑石膏加工而成,整个生产过程及生产材料的选用都具备节能环保的特点,完全符合如今国家对企业相关的绿色发展的要求,因此这类材料也受到多数的厂商及施工方的欢迎。在实际生产中,石膏原料的细度对石膏砌块产品的强度是会产生影响的,因为为节约自然石膏原料考虑,也是为尽可能降低生产方的成本,通过合理的方式减少工业副产石膏的浪费,我们所使用的砌块建材生产原料多是烟气烟气脱硫石膏。烟气脱硫石膏需经过一定预加工后才可用于再利用,因此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的文章内容。
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工业副产石膏进行预处理后再利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使得石膏类建材发展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且随着技术发展和生产使用经验的增多,产品质量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采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石膏砌块建材,需将材料经过粉磨后过筛,标准要求是应该能够通过100目的筛,正常来说细度为60目和100目的粉末粒度分布是没有太大差距的,水化时标稠需水量也基本不变。该细度范围的石膏粉末在砌块建材中晶粒分布均匀,晶粒尺寸起伏不大,虽然其中可能会具有很大比例的大颗粒粉末导致孔隙率高降低石膏砌块强度,但是因为孔隙率引起的强度下降导致的强度下降趋势并不明显,也并不能其主导作用。因而用于砌块建材生产的石膏原料过100目的筛是非常合适的。
当然也有朋友会疑惑,难道更大的粒度范围就不合理了吗?实际上还真就是这样。如果生产石膏砌块采用过筛100~120目范围的原料,这使得生产中标稠需水量改变也非常迅速,这是因为粒子变小,使粒子表面较粗糙松装密度较大,比表面积增加,自然吸水量也就大了,粒子之间以范氏分子力相结合破坏了结晶结构网络,导致孔隙率下降速度减缓石膏砌块产品的强度也下降。其次如果是使用过筛120~160目范围细度的石膏原料呢?也不适用,石膏砌块是原材料经加水搅拌、浇注成型和干燥制成的,水化过程中粒子过于细小会导致与水反应的表面增大,水化速度加快,析出大量比表面积较大的水化新生物,它们与粒子的接触点的强度很低,同时过细的石膏原料会使生产时砌块坯体脱水中过烧程度增加,破坏结晶的结构网络,使孔隙率上升,结构松散,导致石膏砌块强度下降。
因而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石膏原料的细度对石膏砌块产品的强度是有影响的,而能够过100目筛的原料使砌块整体的强度达到高值。